雏鹰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zplover

FZ-CCNA34 开营—2006-8-1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14: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p>下次实验帧中继,PPP,ACL,大家做好课前预习工作,理论没有搞懂的先看书,珍惜好最后一次集体实验的机会!</p><p>后面要上BC的兄弟更要打起12分精神,考验接踵而来啊!</p><p>打算考CCNA的,下次来带U盘,我把考试辅导材料都给大家,要考就赶紧了,最近题目稳定,出了好多千分,大家要把通过考试和能力提高分清楚,就想天冰兄说的,尽早把考试过了,留出时间好好做实验!</p><p>最后一次大家记得都穿绿色的BOOTCAMP衣服过来,拍合影了~~</p>
发表于 2006-8-19 14: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color="#ff3300">关于DDN</font></strong></p><p>一、定义&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是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它的传输媒介有光缆、数字微波、卫星信道以及用户端可用的普通电缆和双绞线。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据信号与传统的模拟信道相比,具有传输质量高、速度快、带宽利用率高等一系列优点。DDN向用户提供的是半永久性的数字连接,沿途不进行复杂的软件处理,因此延时较短,避免了分组网中传输时延大且不固定的缺点;DDN采用交叉连接装置,可根据用户需要,在约定的时间内接通所需带宽的线路,信道容量的分配和接续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使用户可以开通种类繁多的信息业务,传输任何合适的信息。&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DDN有四个组成部分:数字通道、DDN节点、网管控制和用户环路。&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二、优点&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1)DDN是同步数据传输网,不具备交换功能。但可根据与用户所订协议,定时接通所需路由(这便是半永久性连接概念)。&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2)传输速率高,网络时延小。由于DDN采用了同步转移模式的数字时分复用技术,用户数据信息根据事先约定的协议,在固定的时隙以预先设定的通道带宽和速率,顺序传输,这样只需按时隙识别通道就可以准确地将数据信息送到目的终端。由于信息是顺序到达目的终端,免去了目的终端对信息的重组,因此,减小了时延。目前DDN可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为155Mbit/s,平均时延≤450us。&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3)DDN为全透明网。DDN是任何规程都可以支持,不受约束的全透明网,可支持网络层以及其上的任何协议,从而可满足数据、图像、声音等多种业务的需要。&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三、节点类型&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在“中国DDN技术体制”中将DDN节点分成2兆节点、接入节点和用户节点三种类型。&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1、2兆节点&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2兆节点是DDN网络的骨干节点,执行网络业务的转换功能。主要提供2048kbit/s(E1)数字通道的接口和交叉连接、对N*64kbit/s电路进行复用和交叉连接以及帧中继业务的转接功能。&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2、接入节点&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接入节点主要为DDN各类业务提供接入功能,主要有:&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1、N*64kbit/s、2048kbit/s数字通道的接口;&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2、N*64kbit/s(N=1~31)的复用;&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3、小于64kbit/s子速率复用和交叉连接;&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4、帧中继业务用户接入和本地帧中继功能;&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5、压缩话音/G3传真用户入网。&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3、用户节点&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用户节点主要为DDN用户入网提供接口并进行必要的协议转换。它包括小容量时分复用设备;LAN通过帧中继互联的网桥/路由器等。&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在实际组建各级网络时,可以根据网络规模、业务量等具体情况,酌情变动上述节点类型的划分。例如:把2兆节点和接入节点归并为一类节点,或者把接入节点和用户节点归并为一类节点,以满足具体情况下的需要。&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四、网络结构&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DDN的网络结构按网络的组建、运营、管理和维护的责任地理区域,可分为一级干线网、二级干线网和本地网三级。各级网络应根据其网络规模、网络和业务组织的需要,参照前面介绍的DDN节点类型,选用适当类型的节点,组建多功能层次的网络。可由2兆节点组成核心层,主要完成转接功能;由接入节点组成接入层,主要完成各类业务接入;由用户节点组成用户层,完成用户入网接口。&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1、一级干线网&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一级干线网由设置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节点组成,它提供省间的长途DDN业务。一级干线节点设置在省会城市,根据网络组织和业务量的要求,一级干线网节点可与省内多个城市或地区的节点互联。&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在一级干线网上,选择有适当位置的节点作为枢纽节点,枢纽节点具有E1数字通道的汇接功能和E1公共备用数字通道功能。枢纽节点的数量和设置地点由邮电部电信主管部门根据电路组织、网络规模、安全和业务等因素确定。网络各节点互联时,应遵照下列要求:&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1)枢纽节点之间采用全网状连接;&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2)非枢纽节点应至少保证两个方向与其它节点相连接,并至少与一个枢纽节点连接;&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3)出入口节点之间、出入口节点到所有枢纽节点之间互联;&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4)根据业务需要和电路情况,可在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连接。&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2、二级干线网&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二级干线网由设置在省内的节点组成,它提供本省内长途和出入省的DDN业务。根据数字通路、DDN网络规模和业务需要,二级干线网上也可设置枢纽节点。当二级干线网在设置核心层网络时,应设置枢纽节点。&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3、本地网&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本地网是指城市范围内的网络,在省内发达城市可以组建本地网。本地网为其用户提供本地和长途DDN业务。根据网络规模、业务量要求,本地网可以由多层次的网络组成。本地网中的小容量节点可以直接设置在用户的室内。&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五、各级网络之间的接口&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为了能向用户提供全DDN网络范围内的基本业务和网络增值业务,不同等级的网络之间必须遵循统一的接口标准、网同步和网络管理控制的规定。&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1、互联数字电路的速率&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主要采用2048kbit/s的数字电路互联,根据业务量要求和电路组织情况,也可以采用N*64kbit/s的数字电路互联。&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2、数字电路的接口&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数字电路的接口见《第四章 用户入网方式》&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3、互联节点之间的同步&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按主从等级同步的方式,节点应具有所在长途局或市话局数字网同步等级,具体节点之间的同步功能要求见后续章节。&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4、网络管理控制&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不同等级网络节点之间的数字电路由上级网管中心管理并分配时隙,相关网管控制中心之间应能相互交换信息,以协调时隙的配置和电路的开通。为了维护测试、故障查找的方便,要求上级网管控制中心能够跨过与下级网络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或环测到下级网,并直至用户。&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5、用户之间的连接&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DDN上,在配置两个用户之间的连接时,应尽量使用直达路径,使连接时所经过的节点数减少和对网络资源的占用少。最多中间经过10个DDN节点。这10个节点是:一级干线网4个节点,两边省内网各3个节点。各省网络在规划、设计时,省内任意用户到达一级干线网节点所经过的节点数应限制在3个或3个以下。&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六、网络互联&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1、不同制式的DDN互联&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不同厂家的DDN产品连接时,设备接口应符合ITU-T的相关建议:&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2048kbit/s数字复用电路接口应符合ITU-T G.703、G.704、G.732、G.823、G.826、G.921等建议;&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N×64kbit/s(N=1~31)数字复用电路应符合ITU-T G.735、G.736建议;&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TDM接口应符合ITU-T G.703、V.35、V.24/V.28、X.21建议,复用标准符合X.50、X.58。&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64kbit/s、38kbit/s数字复用电路应符合ITU-T G.735、G.737建议;&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帧中继接口应符合ITU-T I.122、Q.932建议。&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2、公用DDN骨干网与PSPDN互联&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我国公用DDN骨干网可以为PSPDN提供局间的物理传输通路,其传输速率为64kbit/s和9.6kbit/s,其接口标准应符合ITU-T G.703、V.24、V.35、X.21等建议。&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3、公用DDN骨干网与局域网互联&nbsp;&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DDN骨干网中的网络产品能够通过帧中继、网桥或路由器连接不同逻辑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例如新桥的网桥8230用于与以太网互通,路由器8100用于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互联。&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nbsp; </p>
发表于 2006-8-19 14: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color="#ff0000">关于SDH</font></strong></p><p><br/>&nbsp;&nbsp;&nbsp;&nbsp;&nbsp;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送的信号都是数字化的脉冲序列。这些数字信号流在数字交换设备之间传输时,其速率必须完全保持一致,才能保证信息传送的准确无误,这就叫做“同步”。 <br/>&nbsp; &nbsp;&nbsp;&nbsp;在数字传输系统中,有两种数字传输系列,一种叫“准同步数字系列”(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简称PDH;另一种叫“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简称SDH。 <br/>&nbsp; &nbsp;&nbsp;&nbsp;采用准同步数字系列(PDH)的系统,是在数字通信网的每个节点上都分别设置高精度的时钟,这些时钟的信号都具有统一的标准速率。尽管每个时钟的精度都很高,但总还是有一些微小的差别。为了保证通信的质量,要求这些时钟的差别不能超过规定的范围。因此,这种同步方式严格来说不是真正的同步,所以叫做“准同步”。 <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在以往的电信网中,多使用PDH设备。这种系列对传统的点到点通信有较好的适应性。而随着数字通信的迅速发展,点到点的直接传输越来越少,而大部分数字传输都要经过转接,因而PDH系列便不能适合现代电信业务开发的需要,以及现代化电信网管理的需要。SDH就是适应这种新的需要而出现的传输体系。 <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最早提出SDH概念的是美国贝尔通信研究所,称为光同步网络(SONET)。它是高速、大容量光纤传输技术和高度灵活、又便于管理控制的智能网技术的有机结合。最初的目的是在光路上实现标准化,便于不同厂家的产品能在光路上互通,从而提高网络的灵活性。 <br/>&nbsp; &nbsp;&nbsp;&nbsp;1988年,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接受了SONET的概念,重新命名为“同步数字系列(SDH)”,使它不仅适用于光纤,也适用于微波和卫星传输的技术体制,并且使其网络管理功能大大增强。 <br/>&nbsp; &nbsp;&nbsp; &nbsp;<br/>&nbsp; &nbsp;&nbsp;&nbsp;SDH技术与PDH技术相比,有如下明显优点: <br/>&nbsp; &nbsp;&nbsp;&nbsp;1、统一的比特率,统一的接口标准,为不同厂家设备间的互联提供了可能。附图是SDH和PDH在复用等级及标准上的比较。 <br/>&nbsp; &nbsp;&nbsp;&nbsp;2、网络管理能力大大加强。 <br/>&nbsp; &nbsp;&nbsp;&nbsp;3、提出了自愈网的新概念。用SDH设备组成的带有自愈保护能力的环网形式,可以在传输媒体主信号被切断时,自动通过自愈网恢复正常通信。 <br/>&nbsp; &nbsp;&nbsp;&nbsp;4、采用字节复接技术,使网络中上下支路信号变得十分简单。 <br/>&nbsp; &nbsp;&nbsp;&nbsp;由于SDH具有上述显著优点,它将成为实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技术之一。但是在与信息高速公路相连接的支路和叉路上,PDH设备仍将有用武之地。</p>
发表于 2006-8-19 14: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关于MPLSVPN</strong></p><p>MPLS VPN技术的优越没有任何疑问,人们相信,它是面向未来的网络技术。不过,与其他技术的命运一样,伴随着MPLS VPN技术发展的,也是赞誉与诟病同行。 <br/>  <br/>  回首MPLS <br/>  <br/>  MPLS技术的提出,初衷是为了加快IP转发速度。 <br/>  <br/>  1996年,Ipsilon公司推出了IP Switching协议,弃用ATM控制平面,高效地集成ATM交换机与IP路由器, 具有ATM交换机的高性能,来突破传统路由器的性能限制。 <br/>  <br/>  IP Switching的提出,在数据通信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并引发了路由技术的一次革命。各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三层交换方案,如Cisco公司推出Tag Switching技术,IBM公司推出ARIS(Aggregate Route-based IP Switch)技术等。如何将这些技术标准化,成为当时一个主要的问题。 <br/>  <br/>  Cisco公司在宣布其标签交换技术的同时,也提出要使之标准化。该公司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标签交换的Internet草案以后不久, 1996年10月份,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召开了一个筹备组会议,Cisco、IBM、Toshiba等公司均参加了这次会议。 <br/>  <br/>  1997年,IETF成立一个工作组,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1997年4月份召开。经过多次商讨。MPLS这个术语被确定,并作为独立于各厂商的一系列标准的名称。 <br/>  <br/>  MPLS VPN带来 ……<br/>  <br/>  (1)高安全性。MPLS的标签交换路径(LSP)具有与FR和ATM VCC相似的安全性;另外,像网通有限公司的MPLS VPN还集成了IPSec加密,同时也实现了对用户透明,用户可以采用防火墙,数据加密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br/>  <br/>  (2)强大的扩展性。第一,网络中可以容纳的VPN数目很大;第二,同一VPN中的用户很容易扩充。 <br/>  <br/>  (3)业务的融合功能。例如网通有限公司MPLS VPN就提供了数据、语音和视频三网融合的能力。 <br/>  <br/>  (4)灵活的控制策略。可以制订特殊的控制策略,满足不同用户的特殊要求,实现增值服务。 <br/>  <br/>  (5)强大的管理功能。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业务配置与调度统一平台,减轻了用户的负担。 <br/>  <br/>  (6)服务级别协议(SLA)。目前利用差别服务、流量整形和服务级别来保证一定的流量性能,将来可以提供带宽保证以及更高的服务质量保证。 <br/>  <br/>  (7)帮用户节省费用。主要包括:线路费——价格比租用专线节约;设备费——用户只须配备CE设备,不需要专门的VPN网关;融合业务——通过融合语音数据业务来节约费用;管理费用——用户不必进行专门管理维护; 人员费用——不必雇用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br/>  质疑MPLS VPN <br/>  <br/>  有批评者认为,MPLS VPN不能自动地加密数据,如果信息被误发给他人,就会造成泄漏;如果网络连接中断,MPLS VPN也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在使用MPLS VPN的情况下,网络管理人员如果出现配置错误,也能够导致失去通信的保密性。 <br/>  <br/>  更有批评者严厉地指出:“三层MPLS VPN是致命的,它的扩展性能难以满足Internet数年后的需要。” <br/>  <br/>  具体来说,目前,对于三层MPLS VPN服务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br/>  <br/>  QoS <br/>  <br/>  MPLS VPN促进了多业务网络的发展,但是不同的业务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同,例如语音、视频等业务,对于QoS的要求就很高。另一方面,在一个统一的IP网络上为不同的用户提供相互独立的VPN,不同的用户对QoS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何在共享的IP网络上针对不同的VPN提供不同的服务,也是MPLS VPN商用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br/>  <br/>  目前网通有限公司采用了多种技术来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QoS)以及服务级别(CoS),其MPLS VPN服务可支持三种优先级的虚拟网络: <br/>  <br/>  保证等级:主要给需要有保证的高优先级的数据使用,如语音、视频等业务,网络发生拥塞时该等级的数据不会有丢失。 <br/>  <br/>  最优等级:主要留给需要有一定的优先级的重要数据使用,如交易活动等,在网络发生拥塞时该等级的数据会有少量丢失,丢失程度视拥塞程度而定。 <br/>  <br/>  普通等级:主要为普通数据使用,如WWW、FTP、日常办公数据等。 <br/>  <br/>  随着MPLS VPN技术的发展,网通公司有关技术人员表示,其MPLS VPN服务还可以提供更高级别的QoS,例如利用流量工程等技术,实现更多的优先级和对流量更好的管理。 <br/>  <br/>  安全性 <br/>  <br/>  从技术本身,MPLS VPN实现了流量上的隔离,可以保证一定的访问安全,VPN外部的用户无法访问到VPN的网络资源。同时,对于安全要求较高的用户,可以在提供MPLS VPN的同时提供IPSec加密。 <br/>  <br/>  例如,网通有限公司提供的MPLS VPN和IPSec融合的业务——IPSec/MPLS VPN既集成了IPSec的功能又增加了隔离度,能够完全解决私有性、完整性、真实性以及反重放问题,其隔离程度要远远高于一般配置的FR/ATM。 <br/>  <br/>  同时,网通有限公司还同应用级的安全设备厂家NOKIA合作,依赖其智能的安全设备,如防火墙和病毒检测等手段,解决网络安全的问题。 <br/>  <br/>  兼容性 <br/>  <br/>  目前,大多数路由器与交换机厂家都认为MPLS VPN是未来VPN发展趋势。对三层MPLS VPN来说,各厂家都会支持RFC2547bis标准,但对标准支持的程度因开发力量而有异,因此也造成了设备兼容性问题。 不过,思科、华为、爱立信等主流厂商的设备都有较好的兼容性。 <br/>  <br/>  运营 <br/>  <br/>  MPLS VPN与传统VPN (ATM/帧中继)不同,也为运营商带来了经营模式改变的挑战。例如,与ATM提供Burst Rate、Commit Rate等不同,基于MPLS VPN的SLA(服务级别协定)会更复杂,因为此时运营商将不能再以简单的包月方式对用户进行收费, SLA必须包括时延、丢包率、QoS等内容。如何在IP网络上为客户保证网络带宽,也是运营商面临的巨大挑战。 <br/>  <br/>  另外,仅在某一运营商网络内提供VPN服务,对用户来讲吸引力较小,提供跨运营商、跨省甚至跨国的VPN服务才能体现VPN的意义。MPLS VPN的跨域问题已经成为运营商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跨域运营也增加了VPN网络安全保证的困难。 <br/>  <br/>  目前,网通有限公司向企业用户提供的MPLS VPN服务的测试参数包括: <br/>  <br/>  连接性(可用性):业务处于正常状态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br/>  <br/>  激活期间:一天中进行SLA监视的时间; <br/>  <br/>  延迟(抖动):VPN内各种业务的环回时间(抖动),可以设置相应的门限值; <br/>  <br/>  吞吐量 :用户发送到网络中的业务量; <br/>  <br/>  其他性能参数: 包括分组丢失率等。 <br/>  <br/>  同时,网通有限公司CNC Connected已经预先连接了全国2000座写字楼,并且充分利用骨干网资源,因此CNC Connected的MPLS VPN连接方式非常经济和高效。同时,网通公司还充分拓展与国外以及国内运营商的合作,共同拓展市场,为用户提供服务,弥补本身本地网的不足,并努力将自己的MPLS VPN服务拓展到国际领域。 <br/>  L2或L3: MPLS VPN的演进 <br/>  <br/>  专家预测:在未来几个月内,基于第2层的 MPLS VPN(MPLS L2 VPN)服务有望以极低的价格提供类似ATM和帧中继的连接,这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br/>  <br/>  MPLS VPN也分为二层MPLS VPN与三层MPLS VPN(MPLS L3 VPN)。三层MPLS VPN基于IETF RFC2547bis标准,而二层MPLS VPN是指IETF Draft Kompella或IETF Draft Martini。 <br/>  <br/>  由于发展的时间较长,三层MPLS VPN协议本身相对完善一些。但是,三层MPLS VPN由于实现机制的问题,其网络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以及运营商边界路由器需要存储大量的客户路由信息引发的网络扩展性问题,要求必须对其实施进行很好地规划。 <br/>  <br/>  对于三层MPLS VPN来说,由于路由协议和信令协议的限制,面前只支持纯IP的业务,而二层MPLS VPN的解决方案由于采用二层的透传技术,对于客户侧的很多三层协议是透明的,这些协议包括:IPv4、IPv6、IPX、DECnet、OSI、SNA等。 <br/>  <br/>  相对于L3来说,L2对于用户业务类型的要求限制要少一些。尤其,现在很多的组织已经或者正在准备开始使用IPv6,将来也会有很多的企业向IPv6迁移。对于运营商来说,如何为这部分企业用户提供VPN的连接业务是现实面临的问题。 <br/>  <br/>  对于三层MPLS VPN来说,需要对目前IPv4的路由技术和对目前M-BGP的功能进行增强,生成一个新的VPNIPv6的address family。其间,还会涉及到对运营商边界路由器软件或者硬件上的升级。对于二层MPLS VPN来说,可以继续地为这些企业用户提供VPN的业务。 <br/>   <img src="http://www.itcomputer.com.cn/A-A-A/2005/05/26/200505261811317056.jpg" alt=""/>
                <br/>  与三层MPLS VPN的解决方案比较,二层MPLS VPN可以提供更好的网络扩展性,更适合在大型的VPN网络中使用,特别是在多级运营商或者运营商的多级网络环境中(Carrier Support Carrier)。 <br/>  <br/>  二层MPLS VPN的特性,也使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目前困扰三层MPLS VPN的很多技术,比如说网络的组播。可以说,二层MPLS VPN的出现,是MPLS VPN技术的一个新亮点,随着其协议的成熟和标准的确定,二层MPLS VPN将成为MPLS VPN的主流技术。 <br/>  <br/>  二层MPLS VPN技术可以实现帧中继、ATM、以太网、以太网VLAN、HDLC、PPP、SONET/SDH链路仿真服务以及多种二层链路技术的互通,运营商和客户之间的责任明确,运营模式清晰,是迈向IP/MPLS全业务网的关键一步,它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网合一。 <br/>  <br/>  不过,就目前来说,二层MPLS VPN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协议不成熟,没有标准化。目前设备厂家间解决方案种类繁多,大多数的设备只实现了协议定义的基本功能,还不具备全业务支持的能力,各种解决方案之间也无法实现互通。 <br/>  <br/>  二层MPLS VPN协议本身的不完善也是制约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的二层MPLS VPN的配置过程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手工配置,不适合组建大规模的网络。 <br/>  <br/>  另外,除了以BGP作为信令协议的解决方案以外,二层MPLS VPN的跨域问题还没有能够完全地解决。可以说,二层MPLS VPN业务的成熟还需要运营商积累一定的运营经验,其业务本身也有一个市场和客户认可的过程。 <br/>  <br/>  总之,基于MPLS的L2和L3解决方案各有其优缺点。对于运营商来说,到底采用何种方式在网络中实施MPLS VPN,需要考虑L2 和L3方案各自的优缺点,结合网络的现状、方案实施的成本,以及对当前和将来业务的综合分析、预测来做出决定。 <br/>  记者点评:“温和”的革命 <br/>  <br/>  MPLS VPN将给企业网领域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革命,不过伴随这场革命的,却并没有通常的狂风暴雨。 <br/>  <br/>  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为用户考虑的更多。以往企业网络每一次升级,从X.25升级到DDN,一直升级到帧中继、ATM,用户端一定要不停地换设备,因为每一种技术使用的设备都是不一样的。 <br/>  <br/>  这样,用户的成本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而向MPLS VPN的升级,首先是用户端需要增加设备比较少,有时候甚至不需要配备路由器,用户更容易接受。同时,MPLS VPN网络扩展,需要增加节点,也仅仅是在该点重新配置,不需要在全网范围进行重新配置。 <br/>  <br/>  另外,采用MPLS VPN服务用户的带宽也可以自由选择。例如:我爱我家公司是网通有限公司MPLS VPN服务的用户,日前网通有限公司在综合分析了该公司各地节点的带宽使用情况后,将部分通信量较小的节点由原来2M的MPLS VPN,降到512K,并且对原来的服务价格进行向下调整。表面看来,此举减少了项目收入,但是由于更加贴近客户的实际使用情况,现在,我爱我家的众多分公司已纷纷决定使用网通有限公司的MPLS VPN,网通有限公司的总体业务收入反而有所上升。</p>
发表于 2006-8-19 14: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color="#ff0000">关于ATM</font></strong></p><p>异步传输模式(ATM)在 ATM 参考模式下由一个<span class="special_word">协议</span>集组成,用来建立一个在固定 53 字节的数据包(信元)流上传输所有通信流量的机制。固定大小的包可以确保快速且容易地实现交换和多路复用。 ATM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技术,也就是说,两个网络系统要建立相互间的通信,需要通知中间介质服务需求和流量参数。</p><p>ATM 参考模式分为三层:ATM 适配层(AAL)、ATM 层和物理层。 AAL 连接更高层<span class="special_word">协议</span>到 ATM 层,其主要负责上层与 ATM 层交换 ATM 信元。当从上层收到信息后, AAL 将数据分割成 ATM 信元;当从 ATM 层收到信息后, AAL 必须重新组合数据形成一个上层能够辨识的格式,上述过程即称之为分段与重组(SAR)。不同的 AAL 用于支持在 ATM 网络上使用的不同的流量或服务类型。</p><p>ATM 层主要负责将信元从 AAL 转发给物理层便于传输和将信元从物理层转发给 AAL 便于其在终端系统的使用。 ATM 层能够决定进来的信元应该被转发至哪里;重新设置相应的连接标识符并且转发信元给下一个链接、缓冲信元以及处理各种流量管理功能,如信元丢失优先权标记、拥塞标注和通用流控制访问。此外 ATM 层还负责监控传输率和服从服务约定(流量策略)。</p><p>ATM 的物理层定义了位定时及其它特征,将数据编码并解码为适当的电波或光波形式,用于在特定物理媒体上传输和接收。此外它还提供了帧适配功能,包括信元描绘、信头错误校验(HEC)的生成和处理、性能监控以及不同传输格式的负载率匹配。物理层通常使用的介质有 SONET 、DS3 、光纤、双绞线等。 </p><p><span class="special_word">协议</span>结构</p><p><strong><span class="special_word">协议</span>结构<br/><br/></strong>ATM 信元格式:<br/><br/><table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5" width="550" bgcolor="#999999" border="0"><tbody><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 bgcolor="#efefef" rowspan="5"><strong>HEADER</strong></td><td>GFC or VPI</td><td colspan="2">VPI</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VPI</td><td colspan="2">VCI</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 colspan="3">VCI</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VCI/td&gt; </td><td>PT(3 Bit)</td><td>CLP</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 colspan="3">HEC</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 bgcolor="#efefef"><strong>IE</strong></td><td colspan="3">Cell Payload(48 Bytes)</td></tr></tbody></table><br/><br/><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550" border="0"><tbody><tr><td><ul><li>Header ― (5字节)通用流控制 VPI/VCI 和其它控制头。 </li><li>IE — (48字节)信元有效载荷。 </li></ul>物理层规范说明 ― 专用 UNI: </td></tr></tbody></table><br/><br/><table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5" width="550" bgcolor="#999999" border="0"><tbody><tr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td><strong>帧格式</strong></td><td><strong>比特率/线路速率</strong></td><td><strong>媒体</strong></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Cell Stream </td><td>25.6 Mbps/32 Mbaud</td><td>UTP-3</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STS-1</td><td>51.84 Mbps</td><td>UTP-3</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FDDI</td><td>100 Mbps/125 Mbaud</td><td>Multimode Fiber</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STS-3c STM-1</td><td>155.52 Mbps</td><td>UTP-5</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STS-3c STM-1</td><td>155.52 Mbps</td><td>Single-Mode Fiber, Multimode Fiber, Coax pair</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Cell Stream</td><td>155.52 Mbps/ 194.4Mbaud</td><td>Multimode Fiber, STP</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STS-3c STM-1 </td><td>155.52 Mbps</td><td>UTP-3</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STS-12, STM-4</td><td>&nbsp;622.08 Mbps</td><td>SMF, MMF</td></tr></tbody></table><br/><br/><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550" border="0"><tbody><tr><td><p> 物理层规范说明 ― 公用UNI:</p></td></tr></tbody></table><br/><br/><table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5" width="550" bgcolor="#999999" border="0"><tbody><tr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td><strong>帧格式</strong></td><td><strong>比特率/线路速率</strong></td><td><strong>媒体</strong></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DS1</td><td>1.544 Mbps</td><td>Twisted pair</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DS3</td><td>44.736 Mbps</td><td>Coax pair</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STS-3c, STM-1</td><td>155.520 Mbps</td><td>Single-mode Fiber</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E1</td><td>2.048 Mbps</td><td>Twisted pair, Coax pair</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E3</td><td>34.368 Mbps</td><td>Coax Pair</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J2</td><td>6.312 Mbps</td><td>Coax Pair</td></tr><tr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d>N × T1</td><td>N × 1.544 Mbps</td><td>Twisted Pair</td></tr></tbody></table></p>
发表于 2006-8-19 21: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班长啊!</p><p>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强!</p><p>大家加油,别让他一个人风光着.</p>
发表于 2006-8-19 21: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p>咋班的帖子顶的真快呀~~~</p><p>继续顶~~~~</p>
发表于 2006-8-19 23: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哇。。SPOTO有史最长贴了!
发表于 2006-8-19 23: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p>记录是破了,不过要创造个在一定时期内不会被人破的记录是我们最终于目标~~</p>
发表于 2006-8-20 00: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TK,眼睛有点累,休息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熊猫同学技术论坛|小黑屋| 网络工程师论坛 ( 沪ICP备09076391 )

GMT+8, 2024-11-15 20:45 , Processed in 0.07155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