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质疑高校就业率
2004广东高校就业率95.32% 其中灵活就业率高达35%<BR><BR> 深读指引<BR><BR> 广东省2004年高校本专科最终就业率达到95.23%,可是为什么还有大量毕业生在今年与2005届毕业生“抢饭碗”?就业率的水分有多少?“灵活就业率”是不是随便找份工作就可以?<BR><BR> 教育部按照就业率来控制高校的招生名额和衡量专业存在的价值,促使学校不得不在就业率上做文章。但同时,很多高校学生以及教育专家质疑目前就业率的统计方法并不科学,而且衡量一个高校一个专业的好坏不能只看就业率,应该从就业质量,起薪点等多方面进行评估,这样才会更具体、客观地反映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BR><BR> 新快报记者 宋荻 林洁婷/文 陈海平/图有水分的就业率难以避免<BR><BR> 个案一<BR><BR> <STRONG>本没有接收单位,乱填了一个</STRONG><BR><BR> 木子是某校中文系2004届毕业生,在毕业时选择了考研,但由于考试时没有发挥好落榜了,他决定来年再考,于是没有找工作,而是投入到新一轮的复习中。因此在统计就业率的时候,他应统计到没有落实单位的人数中去。<BR><BR> 然而毕业前辅导员拿了张表格过来,让他在毕业去向那栏里随便写了个接收单位,连单位证明都不需要提供。就这样,木子被统计到已就业人数里。据他了解,班里还有另外一个同学的情况和他一模一样。而他们班最后公布的就业率是100%。<BR><BR> 对于这种情况,木子笑着说:“这太正常不过啦!现在每个学校都在想方设法提高就业率,水分多多的是!绝对不是一个两个的问题!”<BR><BR> <STRONG>个案二</STRONG><BR><BR> <STRONG>担心没有单位接收,先随便签一个</STRONG><BR><BR> 小杨也是中文系2004届的学生,毕业找工作时碰了很多次钉子。后来有家在江门鹤山的银行决定录用他,尽管不是很满意,但是碰钉子碰怕了的小杨决定先签了再说。结果小杨工作了两个星期就无法忍受,决定毁约,还交了3000元“赎身费”。“像我这样毕业时急急忙忙乱签一家单位的同学太多了!其实大家都不想随便的,但是一方面是就业形势确实严峻,另一方面也是学校没有引导好,说什么先就业再择业,单方面地要学生‘摆正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这样一来,同学们心里面真的是慌得很,随便卖身也就不出奇了。”<BR><BR> 同时,一所高校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质疑,“全省的就业率达到9成5,很多学校和专业还是百分之百就业,情况这么好,照例说我们学校和学生都不用担心了,但是为什么还是说就业严峻呢?每年还是有几万没有就业的学生要等到下一届继续竞争呢?这说明部分数字还是有虚的成分。”<BR><BR> <STRONG>个案三</STRONG><BR><BR> <STRONG>找了工作,但没签合同</STRONG><BR><BR> 小陈是去年毕业的学生,由于不是从重点大学毕业,他找工作的时候并没有太高要求,“我找到一家私人开的汽车维修厂,一直工作到现在,没有签合同,也没有任何人身保险,心里总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不知道这份工作可以做多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变成失业青年。”<BR><BR> 关于就业率,他表示了解得很少,“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是这样就业的,有的同学毕业半年已经换了三份工作,不过听说统计出来的就业率挺高的,可我总是觉得我们这样都不算是找到工作,因为太不稳定。”<BR><BR> 对以上的情况,华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张敏强表示,在近期进行的“广东省就业率情况抽查”中,的确发现不少这样含有水分的就业率,“有的找亲戚朋友随便填一个单位,有的甚至干脆编一个单位的名称,有的学校称领导说多少就是多少,有的在统计数字之前,找许多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实习,这样作假的方式很多,甚至有的老师开玩笑说,干脆学校办一个公司,全部签上得了。即使没有作假,就是随便找一个,学生、老师都交差。”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张所长认为:“教育部规定,对连续3年本专科初次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高校,控制其专业总数,每增设一个新专业的同时,撤销一个旧专业,引导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而广东省教育厅又一级级与高校签定就业责任书,一级压一级,因此作假的情况难以避免。”<BR><BR> 另外,现在就业率统计的口径很宽,如灵活就业率就是国外所称的部分时间就业,只要有一份职业不管是什么都可以计算在内,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不得不“暗示”或硬性要求考研或者暂缓就业的学生随便找单位,因为就业率这个数字让学生随便就业,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CENTER><FONT class=f12><TABLE align=center border=0 cellPadding=1 cellSpacing=4><TBODY><TR><TD align=middle vAlign=top></TD></TR><TR><TD align=middle vAlign=top></TD></TR></TBODY></TABLE></FONT></CENTER> 去年高校本专科就业率达95.23%,可还有大量毕业生在今年与2005届毕业生“抢饭碗”<BR><BR> <STRONG>就业率统计不科学受质疑</STRONG><BR><BR> 如果除去“虚假的就业数字”,现在的就业统计方式本身存在哪些不足?怎样的就业率才能客观反映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呢?<BR><BR> <STRONG>质疑一</STRONG><BR><BR> <STRONG>打零工也算就业</STRONG><BR><BR> 就业率统计中有几个名词,所谓“待就业率”,是指有就业愿望但还没有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占总体毕业生的人数比;而“灵活就业率”则指有落实单位,有薪酬的正当劳动,但或许工作并不固定,这类毕业生占总体毕业生的人数比。<BR><BR> 今年广东省毕业生“待就业率”仅为0.98%,“灵活就业率”为35.61%,也就是说,今年广东省高校每100名毕业生中只有不足1人有就业困难,有35人左右是找到工作但是不稳定。<BR><BR> 找份工作做几天拿几天薪水是不是就算是就业?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黎启业表示:灵活就业率是把打零工、没有正式签约的工作都算做就业,这本来是一个更全面客观反映就业率的办法,但是,加上这部分以后,很多学校的就业率就达到99%以上,出现了重点高校低于普通高校,普通高校低于高职高专、蓝领找工作比白领更容易的情况,引起了很多毕业生的质疑。<BR><BR> 张所长说,有些专业,虽然就业率很高,但是“灵活就业的”达到一半以上,这批学生很可能存在工作不稳定,随时出现跳槽、待业等问题,“这些隐患就业率却没有显示,所以目前的就业率过于笼统,内在的问题没有反映出来。”<BR><BR> <STRONG>质疑二</STRONG><BR><BR> <STRONG>迟就业学生没被统计</STRONG><BR><BR> 另一方面,一些较晚落实工作的学生却没有被统计在内。“每年12月份上报给省教育厅的就业结果是没有包含考研、考公务员以及部分回到生源地暂时失去联系的学生,他们的情况就没有从就业数据中得到体现。例如中大,去年12月底统计出包含本专科的就业率是93.44%,但实际上,确定考研的有151人,考公务员的有36人,没有及时联系上的有66人,后来又落实工作的有25人,这些都是2004年的就业状况,但是就业率中却没有包含。”<BR><BR> <STRONG>质疑三</STRONG><BR><BR> <STRONG>衡量专业好坏是就业率还是起薪点</STRONG><BR><BR> 对就业率,张所长认为:“有一个问题是就业质量,也就是‘起薪点’的问题。毕业生就业了,可以拿多少薪水,到了怎样的单位工作,这才是衡量一所高校,一个专业好坏的最好依据和指标。”他解释道。<BR><BR> 这一点引起了中大黎主任的赞同,中大在去年12月份上报的最终就业率只有93%,普遍低于其他学校和全省平均水平,像生物科学这样的专业就业率只有81%左右,“那么是不是代表这个专业的就业率就不好呢?事实不是如此,虽然这个专业的市场需求不大,那些毕业后的学生很多选择了考研、出国,如果考研失败还选择第二年继续考,可事实证明他们后来的出路都很好,有的进入高校当老师,有的进了研究所,如果只看就业率,根本不能完全证明这个专业的就业水准。”<BR><BR> 据了解,在国外统计的就业率,都是看学生在什么部门工作,薪水是多少,这两个数据对学校的招生和声誉影响极大,“如果能在学生毕业之后,按照就业水平质量再做一个统计,会更全面地反映就业问题,究竟是就业形势严峻还是就业质量严峻。”<BR><BR> 而记者在去年12月份采访各场招聘会的时候发现,高职高专类毕业生的工资开价一般在1000元左右,高的大约1200元,低的甚至会从600元起价。有的学生还气愤地说道:“就连洗碗工,酒店服务员这种中专生都足以完成的工作也会进高职招聘会,早知道就不会多读几年书了,找的工作实在让人不满意。”<BR><BR> <STRONG>教育部门:不管灵活就业还是签合同都是就业</STRONG><BR><BR> 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的王创主任表示,“灵活就业率、待就业率是新增加的统计方式,这也是统计方式进步的表现,但是想做到十全十美肯定很难,省教育厅也一直在考虑更完善的办法,从统计体系、指标、时间等方面进行改进,也包括统计就业质量,这样才能增强就业率的可比性,但是就业毕竟是第一步,不管是灵活就业还是正式签合同就业,都是就业的方式,就业质量还是第二步要考虑的问题。这样的统计方式实际上也是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BR><BR> <STRONG>两会代表:就业率不能作为硬指标</STRONG><BR><BR> 省政协委员陈潮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就业率搞领导责任制不尽合理,就业率应该作为专业“扬弃”的参考,而不是作为一个硬性的标准。<BR><BR> 陈潮填指出,目前的政策把就业率搞成领导责任制、行政负责制,本来初衷是好的,是希望学校重视并帮助学生就业。但是领导责任制必然会导致学校领导压力的加大,也会把压力往下一层压,这样层层下压,出现“作弊”也就不足为奇了。<BR><BR> 陈潮填还指出,停办就业率低的专业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有的学科和专业是必须保留和延续下去的,如历史、考古。其实,这个问题学校本身可以自己解决,专业办得不好,没有生源,学校自己自然会停办,不需要外力的干涉。<BR> 对于BOOTCAMP的学员,机会是平等的,就看大家谁花的心思多了! 努力------------------- 我靠,我就属于档案托管的一员,“成功就业的一员”。想想过一段就要去人才市场交360大洋心痛啊! 为了户口不迁回原籍,很多毕业生都随便填写接收单位,成为了“成功”就业中的一员<IMG src="http://www.spoto.net/bbs/images/Emotions/19.gif"> 所以,我们的工作很重要,就是通过培训,帮助大家提高IT就业率。 <P><IMG src="http://www.spoto.net/bbs/images/upfile/2005-6/2005622133529.jpg"> </P><P><IMG src="http://www.spoto.net/bbs/images/upfile/2005-6/2005622133623.jpg"></P><P> </P><IMG src="http://www.spoto.net/bbs/images/upfile/2005-6/2005622133713.jpg"> 形势是严峻的,但对于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而言,前途一定是一片光明的. 越早努力越早“离开”SPOTO! <STRONG><SPAN class=tpc_title>学校弄虚作假 高就业率能造出</SPAN><BR><!----><BR></STRONG><SPAN class=tpc_content><FONT size=3>莫名其妙被“托管”<BR><BR> 毕业生的户档都被存放在省人才中心,学校据此将这些毕业生纳入就业率的统计。<BR><BR> 杨萍是湖北中医学院中医系的一名毕业生,从她的就业协议上看,她被用人单位录用了,户档放在湖北省人才开发交流中心托管,但实际上她仍然没有工作单位。 <BR><BR> 她苦笑着说,自己成为了学校提高就业率的“牺牲品”。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莫名其妙被“托管”过程。<BR><BR> 6月6日,学校通知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在就业协议书上填好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然后送到学校招生就业处。<BR><BR> 过了几天学校将学生保存的那份黄色协议书发下来了,上面只填写了毕业生的基本信息,而没有用人单位信息,但协议上面的甲乙丙三方(如图)的签章处却分别盖好了用人单位、湖北省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和湖北中医学院的公章。“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份信息不全的协议书,但实际上这是伪造出来的。”杨萍告诉记者。6月28日,学校通知毕业生将毕业证、学位证和身份证复印件交到省人才中心,省人才中心的工作人员称,三个月后有问题可以找他们。<BR><BR> 从杨萍还有几位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协议书上看,毕业生形式上被用人单位接收了,但实际上仍然是“漂”着的。记者后来从湖北中医学院的就业信息网上查到,到湖北省人才进行托管的名单有381人,这381人中到底有多少人是这样被托管的,记者不得而知。但杨萍可以肯定,在她认识的同学当中,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都是按照这种方式托管的。<BR><BR> “莫须有”的用人单位<BR><BR> “不知道这些公司在哪,网上也查不到,直到现在也没有接到上班通知。”<BR><BR> 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记者在由毕业生保存的那份就业协议上看到,这些所谓的用人单位分别是:武汉德康保健制品有限公司、湖北泰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迪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冶金连锁集团有限公司等等。<BR><BR> 记者首先登陆武汉市工商局的红盾信息网站,在查询栏中将上面的单位依次输入,结果显示这些单位不存在。第二天记者拿着身份证去武汉市工商局现场查询,查询结果仍然显示公司名称不存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凡是在武汉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公司单位,应该能查询到登记注册的相关情况。<BR><BR> 湖北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一姓邓的处长告诉记者,对毕业生就业协议中用人单位的资质认定,应该由高校和省毕办联合审查。既然如此,现实中用人单位的质资审查为何成了管理真空?<BR><BR> 对此,记者分别采访了湖北省中医学院和湖北省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在湖北中医学院就业办,工作人员吴女士以主任不在为由拒绝记者采访。吴女士让记者留下电话,称主任回校后再跟记者联系,但直到记者发稿前。还没有接到该校就业办主任的电话。<BR><BR> 湖北省毕业办公室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对就业协议中用人单位的资质审核,学校是第一把关人。<BR><BR> 既然这些单位不存在,那么公章从何而来呢?记者不得而知。湖北省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客户服务部彭主任告诉记者,人才中心这样做其初衷完全是为了服务学生,方便学生考虑,而对协议书上“莫须有”用人单位的解释,彭主任称“毕竟有许多用人单位是真的”。<BR><BR> “双赢”的利益纽带<BR><BR> 据了解,省人才中心托管一名学生的档案费为120元/年,如果需要落户的话,还需要交纳一次性落户费500元。<BR><BR> 尽管湖北省中医学院毕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毕业生到省人才中心托管是自愿的,学校此举与就业率无关;尽管湖北省人才中心也表示,人才中心的做法动机纯属是为学生考虑,将户口和档案放在人才中心进行托管是避免学生的户档被打回原籍。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湖北中医学院与省人才开发交流中心联合“造假”有其利益纽带。<BR><BR> 据了解,省人才托管一名学生的档案费为120元/年,如果需要落户的话,还需要交纳一次性落户费500元。对于高校来说,那些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以一些“莫须有”的单位进入省人才交流中心被托管后,各高校也据此将其纳入就业率的统计。<BR><BR>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毕业生选择到省人才托管并非自愿。因为湖北省中医学院出台强制性规定,要求既没有落实工作单位,又不愿将户档进行托管的毕业生,其户口档案一律不准留在学校,否则将毕业生的户档打回原籍。<BR><BR> 主管部门声称严查到底<BR><BR> 存在弄虚作假情况的高校将取消该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评先资格,并追究学校有关负责人的责任。<BR><BR> “最近,从高校报来的毕业生就业方案中,发现少数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工作中存在虚报就业率甚至弄虚作假的现象。”2005年6月17日,湖北省教育厅在对外发布《关于杜绝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中虚假现象的通知》中对就业率弄虚作假现象喊停。<BR><BR> 通知中称,因发现少数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统计中存在弄虚作假现象,将对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全 清查。<BR><BR> 7月4日,当记者到湖北省教育厅采访时,高校学生处相关负责人对此三缄其口。一番周折后,这位邓处长简单回答了记者的提问。<BR><BR> 记者:目前湖北中医学院上报的就业率能透露吗?<BR><BR> 邓:不能,就业率只能对教育部上报。<BR><BR> 记者:就业协议中用人单位的资质由谁来审查,作为主管部门如何把好关?<BR><BR> 邓:由学校和省毕业办联合审查。高校学生处的核查办法是,选择部分高校随机抽取少量已就业毕业生,由学校提供其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或就业证明,由核查人员到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实地核查或电话核查。<BR><BR> 记者:对于别人举报某高校就业率造假,如果情况属实,作为主管部门将作何反应?<BR><BR> 邓:通知里有明确规定,对核查发现毕业生就业率存在弄虚作假情况的高校,省里取消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评先资格,并追究学校负责人的责任,其就业率根据核查情况,进行重新核算并公布;同时,高校也要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BR><BR> 露出的只是冰山一角<BR><BR> 在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上找个单位盖章,然后在省人才中心托管,这样的做法在湖北省高校很普遍。<BR><BR> 在湖北省人才中心资讯部,记者以一个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想办理托管为由向工作人员咨询,工作人员指明,赶紧找个单位盖章,因为省毕业办凭用人单位公章发放派遣证。<BR><BR> 湖北省中医学院就业办一位姓刘的处长告诉记者,在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上找个单位盖章,然后在省人才进行托管,这样的做法在湖北省高校很普遍。<BR><BR> 第二天,中医学院这位处长的说法,记者在湖北省人才中心也得到了印证。湖北省人才中心客服部一位知情人士承认,类似湖北中医学院的做法,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工学院、武汉科技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等一些高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BR><BR> 记者从湖北省教育厅的一份统计中获悉,截至2004年12月31日,湖北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84%。<BR><BR> ■采访后记<BR><BR> 1999年国家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之所以统计就业率,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毕业生就业处给出的解释是:要将市场机制引入招生办学,公布就业率就是对各高校办学质量的督促。根据教育部出台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就业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所高校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增设学位授予、国家经费拨款等多方面。<BR><BR> 教育部将就业率摆在“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的位置上。在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参加的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曾表示,高校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要进行适度硬性挂钩,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这对于地方的一些高校来说,可谓是一道死符。<BR><BR> 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各想各的招,各有各的门道。于是高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执行教育部政策时似乎有了一个潜在的规则,只要互相不道破,就相安无事。<BR><BR> 笔者认为,就业率是一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直接反映,真实性是它的生命。只有真实可靠的数据,才有利于教育主管部门宏观调控高校教育资源,并据此出台相关政策。如果用造假的方式“提高”就业率,则不仅提高不了学校声誉,而且将影响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尽管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的效果,但这绝不是长期吸引生源的办法。同时,不准确的就业率将可能误导学生填写报考志愿,虚假信息甚至还可能误导政府部门的决策。</FONT></SPAN>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