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违约
早春4月,毕业生签约高峰还没过;初夏5月,就听一些企业人力资源部说,学生违约高峰紧接着就来了。“工作越来越难找”的抱怨还在耳边,“好人才越来越难找”苦经又念起。到底哪边的声音接近真实?<br><br> 更有最新观点“出笼”:学生单方面违约,企业也是弱势。听到这样的论断,恐怕更是不少大学生都会暴跳如雷,什么啊,企业是弱势?怎么可能,对于学生来说,企业永远都是强势。<br><br> 但事实上,企业找到合适的、需要的人才也很不容易。当应届大学毕业生轻易违约、抛弃签约单位另觅新欢时,企业招聘经理心中的郁闷,“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r><br> 最近,记者在某人力资源论坛发现,GE公司今年有一项新规定,内容是:GE的MT(管理培训生)需要和公司签订一份BundContact,为的就是防止大学生违约。像这样“才”多气粗的“大店”尚且如此害怕学生跑人,那些捉襟见肘的“小店”如何是好?<br><br> 课表都安排好了,她却走了<br><br> 人物:晓芸某大学中文系研究生<br><br> 旧爱:上海某区重点中学<br><br> 新欢:上海某知名出版社<br><br> 人物说法:我是学中文的,虽然是研究生,但是找工作也非常不容易。我大学不是在上海读的,家也不在上海,所以在上海找工作特别难。2003年底我到上海求职,四处碰壁后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高中要语文老师,谈了几次,觉得我条件不错,学校打算录用我,我当然立即就签了。之后我看到某出版社也在招人,就投了份简历过去。面试后感觉还不错,但等了一个星期也没下文,我以为没戏。反正已签了三方,我就回北京了。谁知道刚回去,出版社电话就来了,要我去二面。因为回北京我没能参加二面,可他们的副社长乘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专门找我谈了,非常希望我能去。对方的诚意令我很感动。其实出版社挣的钱并不比中学老师多,但我觉得,出版社的工作比语文老师更适合我,也更有发展前途。我也不想违约,但是有了更好的选择难道要我放弃吗?而我的损失也不小,不但向中学,也向我们学校付了违约金。“旧爱”代表: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br><br> 站在学生的立场,我们当然理解晓芸的选择。名牌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到我们中学来教书,可能觉得有点屈才了。但是,当初签约她并没有犹豫,也没有觉得屈才。我们之所以招她,是觉得她的文字功底很好,表达能力也不错,非常符合我们的要求。考虑到她不是师范类的学生,对教学工作比较陌生,我们还给她安排了试教,课表都排好了。结果还是违约了,我们还得重新招人。<br><br> 面对违约,我们是最伤心的人<br><br> 人物:小磊某大学计算机系本科生<br><br> 旧爱:上海某科技公司<br><br> 新欢:上海某软件公司<br><br> 人物说法:老实说,计算机系的找工作并不难,就看工作好坏了。我和第一家公司签约的时候,手头其实也有2、3个Offer了。和他们签,也算是比较后的选择吧。因为他们整个公司的规模、招聘过程中反应出的管理水平都很不错,我也挺满意的。但是,后来另外一家我心仪已久的公司给了我Offer,工作和我的专业方向很吻合,薪水也高,想了很久我还是决定违约。“旧爱”代表:科技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大学生违约是我们很不愿意看到的事,但似乎也不可避免。每年招聘的大学生里面,总有那么几个要违约。理由都非常可笑:另一家公司离家更近;另一家公司的工作时间安排比较好,等等。其实真实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向往更高的工资收入,人往高处走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某些公司提供的工资也就比我们高出一两百元,未来的发展还未可知呢。但是就有学生为高出的那一两百元违约。他们拍拍屁股走人了,最伤心的就是我们招聘人员。我们为招聘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在整个招聘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通过面试、互动等等方式灌输公司的价值观、理念,他们走了,等于我们的心血付诸东流。站在学生的立场,我们不强留他们,走就走吧,强扭的瓜不甜。而且我们也不会真要那点违约金。曾有一个主管认为应该狠狠地罚,让这些学生受到教训,让他们学会理解“诚信”二字。但我不觉得违约金真能起到“教训”作用,那些钱都是父母出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为了子女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是心甘情愿掏那笔冤枉钱的。我觉得那些学生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br><br> 3个月的培训,白费了<br><br> 人物:Derek某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br><br> 旧爱:上海某贸易公司<br><br> 新欢:美国某大学<br><br> 人物说法:出国留学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所以,我的学习成绩和外语都很好。但是,今年申请后,Of-fer迟迟没到,而且听说赴美签证越来越难办,我就想先找个工作。万一去不成,也好有个着落。以我的实力找工作不难。这家贸易公司不是很大,所以对我还是很器重的。签协议后马上就让我去实习,其实是培训。三个月下来,我觉得收获很大,和同事相处得也非常好。但是美国大学的Offer来了,还是全奖,我怎么可能放弃?只能对不起公司了。“旧爱”代表:Derek所在业务部主管Derek要走的时候,我们还以为他是另觅高枝,问他是不是对薪酬不满意,他说不是;问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他说不是,同事也对他很好。我就纳闷了,为什么要走呢?他就说自己接到美国大学Offer了。这是好事,我们自然没道理拦他。只是问他,当初应聘时,为什么不说这事?他回答怕说了就不要他。我不想说这个问题涉及到个人的诚信,但他的离开确实对公司造成伤害。首先造成人才的空缺,要继续招人。我们不是大公司,本来招的学生就非常少,也没有什么waitinglist。如今得重头来过。另外,公司已经开始培训他,三个月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白费了。<br><br> 观点<br><br> 违约,请慎行<br><br> 大学生违约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主动违约,或者有更好的单位,或者考上研究生、出国留学;二是被动违约,单位招聘时承诺的和签约后的行动不一致,或者单位当初描述的情况、岗位等不真实、不确切。第二种违约,责任不在大学生,他们是受害者,而第一种就是学生的责任了。<br><br> 造成学生主动违约的原因很多,就业压力下的草率签约保底,考研成绩出来前的保底,但是违约的结果给企业造成了伤害。尽管违约是学生的权利,不能将违约和不诚信划上必然的等号。但行使违约权利前,应该三思,要想清楚结果以及给自己、给用人单位乃至给学校造成的影响。你可能因此错过一条非常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单位因此浪费了招聘、培训成本,学校因此给单位留下坏印象,使下一届的学生就业受影响。<br><br> 签约、违约前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眼光放长远一些。在讲究“双赢”的时代,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贸然违约,造成“双失”后果。违约,请慎行。(文/本刊记者章凌)<br><br> 来源:职场指南<br><br> (责任编辑:马丽) <br> 难<br>啊 一切都是矛盾~ ^_^ 我是很讲诚信的人~ 看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后再开始会比较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