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到底谁在走捷径?
现在,我正着手写一份辞职报告,整整三年,我在那家著名美国通讯设备公司奋斗的时光,又将成为我光辉“跳史”中的一段插曲,而我有可能去一家北欧能源公司报到,替他们开拓中国的西部市场。<br><br> 对了,我就是你们称作“跳来跳去”的一族,连自己都弄不清这些年到底转了多少家单位,干了多少个行当:大学老师、杂志社记者、网球陪练、广告策划、网站编辑、翻译社科长、外贸公司经理助理等等,每次的跳跃刚刚尘埃落定,前方总有诱惑向我招手,谁不想在这个社会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干一份特别惬意的工作呢?就这样:重用、晋升、加薪、风光、得意、投入,转而被人误解、怀疑、打击、闲置、辞退、沮丧,我早已磨练得刀枪不入、喜怒不形于色了,可是我的未来在哪里呢?<br><br> 我的大学同学沙利文新近获得了国家新闻最高奖,还被提拔为报社最年轻的副社长,当初我曾动员他出来跟我一起到公司做事,他就是不动窝!如今他在原来的岗位上干得热火朝天、踌躇满志。兄弟把酒,言辞恳切,沙的分析也入情入理。“跳与不跳各有利弊,到现在也不能说,跳了就发展了,不跳就是混日子!”前几年沙的压力的确也很大,朋友们见面头一句话就问,还干老本行?多没劲!夫人也嫌他没本事,撺掇他干这个干那个。沙利文这会儿早已一扫脸上的阴霾之气,春光满面地教训起我来:“喂,老弟哟,俗话不是常讲:‘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吗?当你仍然徘徊在‘行’之外时,你可以尽情挑选喜欢的工作,当你已经置身‘行’内,再想选择,就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了。”<br><br> 将坚持进行到底<br><br> 在这个到处充满诱惑和机会的时代里,人们的普遍认知是:只有那些跳来跳去的人才最适应市场经济,因为他们有雄心壮志,敢于冒险——于是年轻人的心变得躁动不安,跳槽、改行,成了改变现状、完善自我的通途。然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不愿轻举妄动,伤筋动骨,只想在自己所在的行当里寻求发展之路,他们同样有坚持的十大理由。<br><br> 1.这是我喜欢的职业<br><br> 喜欢与绿色亲近的人担任了园艺师,喜欢表演的人当了电影演员,喜欢操盘玩股的人成了金融工程师,喜欢速度的人做了一名赛车手……当你所学的专业正是你梦寐以求的那个专业,当你获得的这份工作也正好可以发挥所学,你不但可以自由驰骋在自己梦想的天空,还可以充分发挥你的能力,兴趣与专长相辅相成,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为何要改行?<br><br> 2.我不太喜欢这个行业,但这个行业很有发展前途<br><br> 证券交易员、精神科医生、金融分析家、演出经纪人、城市规划师、网络编程工程师被称作二十一世纪的优选职业,多数人趋之若鹜,而你恰好走进了这个行业。可能你的心底还有更向往的职业,诸如天文工作者、幼儿园老师、神勇警察、画家、四海漫游的行吟诗人、慈善大使、太空人等等,但是你哪敢为梦想而放弃这个大家羡慕不已、拼死都想获得的职业呢?<br><br> 3.这是能赚钱的工作,它让我感到安定和满足<br><br> 通常能赚钱的工作,不论你喜欢与否都能刺激工作的意念,可能这个工作地位不太高,但收入很丰厚,照样可以满足你的虚荣心。<br><br> 4.我学的专业与这个行业很对口,我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专业<br><br> 学中文的人可以在纸媒体做记者编辑,可以在家做自由撰稿人,也可以在电子媒体做页主,同样也能担当总经理秘书之职,就看你的取舍。也许有许多热门行业看起来都挺不错,待遇很高,有晋升的可能,但是十年寒窗苦读的功课,怎能说扔就扔掉呢?<br><br> 5.干一行,爱一行<br><br> 我们的父辈往往把第一份工作看成“今生的惟一”,他们认为任何工作都是一样的,在干的过程中仔细揣摩钻研,找出规律和窍门,就会爱上它并做出成绩,“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的想法源源不断灌输到你的脑子里,你也许根本想不到改行了。<br><br> 6.这个行业的领导十分看中我的才能<br><br> 如果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了很长时间,始终没有升迁的希望,相信你的工作热情会慢慢冷却下来;而当你在自己的工作中充分显示出聪明才干,又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委以重用,给你发展的空间,你一定会更加卖力地工作以报答知遇之恩,这个时候“士为知己者死”的儒家思想便起了决定性作用,干得好好的,何必走?<br><br> 7.我拥有良好融洽的同事关系<br><br> 今天的每一个人都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工作环境的冷漠压抑了人们的团队精神,假如你所在的部门,同事之间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家在一起相互照应,共同进步,或许可贵的友谊会成为牵挂你的一根温暖的绳索。舍不得你走——成了你不改行的理由之一。<br><br> 8.这个行业竞争不太激烈,适合我的性格<br><br> 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倾心那些富有挑战性、竞争激烈、尔虞我诈的工作,性格恬淡的人更加适合在弹性的工作时间里干那些充分发挥想像力的工作。一位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女孩应聘一家女性网站,每天14个小时的超负荷工作令她痛苦不堪,最后她决定放弃高薪,重新回归原来的行当,她与朋友合开了一间小型个性服装店,才又寻到往昔的自在感觉,她的体会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br><br> 9.我对别的行业确实不感兴趣,也不想去学那些新知识<br><br> 人是有惰性的动物,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守着碗里看着锅里想着外面的,但大部分人在危机没有来临前决不会到处找食吃,只要在现有的经济收入下还可以温饱不愁,谁还想去别的地方抓挠什么?这可能有些消极,但对某些人来说,的确是最真实的想法。<br><br> (另一理由:这是一项对社会有益的工作<br><br> 身为社会一分子,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如果你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很重要、很有社会意义,就会有使命感,哪怕是单调的工作也会充满了干劲。)<br><br> 10.我是庸才,但所有“能人”都走了,我就是“老大”<br><br> “捡漏”的奇迹并不经常有,但偶尔就发生在我们眼前,比如天空掉下个馅饼,单单砸中了你的脑门。当自恃才高的能人们都迫不急待去商潮扎猛子、练把势或者出国淘金、读MBA的时候,当顶头上司另有高就或者部门里原先的精兵强将因为年龄、身体、退休、调动等多项原因空缺了许多好位子,那时资格尚老、经验丰富、技术纯熟的你就顺理成章地补了缺,看来“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句千古名言到现在还很灵验哟!<br><br> 看来固守一行,也能看到成功的曙光呀,日本著名企业家井上富雄年轻时曾在IBM公司工作,他为自己制定了25年的职业生涯计划,当别人花3年时间得到一个职位,他就花6年时间,别人花5年时间,他就花10年时间,凡事不慌乱,一步步地前进,最终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br><br> 不改行的“保守疗法”<br><br> 听了老同学的“坚持主张”,原来觉得不改行就是跟不上时代、因循守旧的看法,现在想一想,确实有些片面了,当然,反观自己这几年在外面奋斗的过程也不是一点成绩也没有,所谓:鱼走鱼路,虾走虾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就看会走不会走。过去满耳朵听的都是跳槽的成功例子,今天,我们把一个多棱镜的另一面转过来,又得出许多新的反思和感悟。<br><br> 1.你可以不改行,但是你最好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衡量一下你的教育背景、经验和能力,切忌为自己制造假象,因为它不能持久。凡是依靠自己的长处去发挥的人,会有更多的持久的力量,并以一种自愿的方式表现出来<br><br> 2.你可以不改行,你同样也可以在原来的岗位上成为这一行的行家里手,以跳槽来显示自己价值的做法未免过于肤浅<br><br> 3.你可以不改行,但你也可以通过深造、进修学习新知识,用心拓展自己的兴趣、见闻和逻辑思考,在思想上、技术上、观念上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训练自己,使得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br><br> 4.你可以不改行,只要你保持了足够的忠诚度,最后经过大浪淘沙,方能显出真金本色,而一些频繁跳槽的人,往往会给人不稳定的感觉<br><br> 5.你可以不改行,这并不意味着你没有能力和魄力,不少跳槽的人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们可能在躲避风险,当他们的馊点子快要暴露时,索性就跳槽吧,因而留下不少未完成的工作尾巴。<br><br> 6.你可以不改行,这也并不能表示你是个人群当中最没有本事的那个人,不过你若想在一个地方好好干,你可以为你的未来确定一些可以实现的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已经过了事业起步的阶段,就哀叹廉颇已老,安能饭否?成功永远来的不晚,当你找到了一项深深吸引你的事业,进而在工作中发掘出自己的特殊才干,再将全副精力投注进去,就一定能取得不凡业绩。<br><br> 7.假如你不改行,你同样要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和不断变化着的环境,你需要随时注意改变并提高自己,一个各方面都注意完善自身的人可以在任何工作环节里得心应手,实际上在当今这样的社会里,绝对平稳的工作环境是根本不存在的,而平淡无奇的工作,也更谈不上个人的终极发展。<br><br> 到底谁在“走捷径”?<br><br>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变化繁多的游戏总较单纯的洗牌来得更有趣些。<br><br> 在我无法透彻地了解我心灵深处最想得到和最希望获取的是什么的时候,我选择了“叫停”——干脆让生活多出一段空白,等待一阵清凉的风理顺我纷乱的思绪,说不定,万事具备,机会也会自己找上门来。<br><br> 在西安,一个借“西部开发”而全力伸展、多方造势的城市,更多的年轻人也在经历着我所经历的、矛盾着我所矛盾的。<br><br> 虹虹,33岁,做过10年的电台主持人,现在政府部门负责对投资商的宣导工作,“过去我是个浪漫的人,时间刻度比别人都要长,闲趣也很多,可现在我希望自己上紧一点发条,每天都做一些充实的、感觉上很有意义、可以很快见成效的事,改行成了必然。几乎有1年时间,我适应不了新的身份,可现在我喜欢上了新工作,因为我选对了专业,把过去的知识积累都用上了,我认为改行也要看可行性,智者会带领人们往前冲,但实际上他早已谋划好了退路。”<br><br> 罗埙,28岁,博士后,现挂职副局长,“在交通大学读书时,就已经知道了要与路打一辈子交道,许多同学说,一眼能看到未来是什么样的工作做起来最没有激情,但我从小就幻想自己有一根魔仗,往哪里一指,那里的黄土路就变成了通衢,现在我对自己喂ぷ魈乇鹩行判模?蠹叶妓滴鞑靠?⑸袒?尴蓿?蚁胨担?鞑靠?⒌寐仿吠ㄍ郏∥夷亩?膊蝗ィ?妥鲆桓鲂蘼返模?蛭?叶宰约旱墓ぷ骱臀蠢从行判摹!?br><br> 古先生,43岁,台商,新闻与市场营销双料硕士,“我来西部投资10年了,从最早到现在,有不少投资者东抓一项、西投一项,挣不到钱觉得没前途就走人了,但是我耐得住性子,也忍受了创业时的寂寞,实践证明我当年的眼光是对的,并不是我多厉害噢,而是我韧性够!做生意以来,我得出一个结论,哪个行业都可能有钱赚、哪个地方都可能有发展,你想在哪里?你要做到什么级别?你有没有未来?都需要做细致的考量。”<br><br> 如果,你是一个对自己能力充满自信的人,渴望新鲜刺激的工作,不怕挫折与挑战,血液中沸腾着激情与躁动不安,那么,就趁年轻,多来几次跳跃吧,说不定你能很快攀上成功的“快车道”,当然你也要承受比成功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困难与打击。<br><br> 假若,你已经在某个职位上,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发现你自己仍然没有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你也不要满足于找到了工作,一定要奋力求到适合自己能力和理想的职位,那时固定下来也不迟。<br><br> 如果,你在初始的职业中就已经发现了工作的乐趣,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稳中求胜,螺旋式上升,同样也可以达成既定目标!<br><br> 到底谁在走捷径?一时难分高下。<br><br> :) 我是庸才,但所有“能人”都走了,我就是“老大”<br><br>这个观点,我喜欢…… 年轻是一种资本,奋斗是一个过程,事业没有顶峰可言,因为人永远在向上攀登 哈哈,sky的名言?好!
页:
[1]